集成冷站

集成冷站,又称模块化冷站或预制化冷热站,是一种将制冷系统核心设备(如冷水机组、水泵、换热器、管路阀门及智能控制系统)在工厂预制成模块化单元,经现场快速拼装而成的集约化冷源解决方案。其核心优势在于高度集成与智能化——通过标准化设计、工业化生产及数字化调试,大幅提升机房能效(通常COP可达5.0以上),减少现场施工量与工期,同时依托智能运维系统实现能效监测、故障预警和自适应调控。主要应用于区域供冷、商业综合体、数据中心、医院及工业冷却等领域,尤其适合空间受限或对能效要求严格的场景。该技术推动制冷系统从"工程化"向"产品化"转型,成为建筑节能与智慧基建的关键组成部分。
联系电话: 180 6121 1246(微信同号)
留言咨询 更多信息
分享:

产品介绍

集成冷站产品介绍

集成冷站(又称模块化冷站、预制机房)是一种将制冷系统核心设备(包括冷水机组、水泵、换热器、管路阀门、电气控制及智能运维系统)在工厂内预制成标准化模块,并通过现场快速组装而成的集约化冷源解决方案。其核心设计理念是通过模块化集成、智能化控制与能效优化,替代传统分散式机房建设模式,实现系统的制冷、可靠和低碳运行。

应用领域

集成冷站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:

  1. 区域能源系统:为城市综合体、工业园区提供集中供冷,实现能源梯级利用;

  2. 商业建筑:购物中心、写字楼、酒店等空调冷源,适应空间受限与节能需求;

  3. 数据中心:为服务器机房提供恒温恒湿冷却保障,强调可靠性与能效;

  4. 医疗卫生:医院手术室、洁净病房的空调净化系统,要求温湿度控制;

  5. 工业冷却:制药、化工等流程工业的工艺冷却,需应对复杂工况。

技术特点

  1. 模块化设计


    • 所有设备在工厂预制并测试,模块间通过标准化接口连接,减少现场施工量80%以上;

    • 支持灵活扩容,可根据负荷需求增减模块单元。

  2. 能效


    • 采用变频冷水机组、永磁同步水泵、低阻力换热器等节能设备,系统综合能效比(COP)可达5.0~6.0;

    • 通过水力优化设计与智能群控,降低输配系统能耗30%以上。

  3. 智能控制


    • 搭载物联网(IoT)平台,实时监测设备状态、能效数据及故障预警;

    •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动态调整运行策略,实现负荷匹配与节能优化。

  4. 可靠性高


    • 模块出厂前经过严格压力测试、振动测试与控制系统联调,故障率降低50%;

    • 冗余设计支持关键设备(如水泵、冷却塔)N+1备份,保障连续运行。

  5. 低碳环保


    • 兼容低GWP制冷剂(如R1234ze、R513A),支持余热回收与光伏耦合技术;

    • 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较传统机房降低40%以上。


技术要求

  1. 性能指标


    • 能效要求:满负荷COP≥5.0,部分负荷IPLV≥7.0;

    • 冷量范围:单站制冷量200~3000RT,支持多模块并联;

    • 承压能力:管路系统设计压力≥1.6MPa,爆破压力≥2.5MPa;

    • 噪声控制:距设备1m处噪声≤80dB(A)。

  2. 设备选型


    • 冷水机组:采用变频磁悬浮或双级压缩离心机,能效符合GB 19577一级标准;

    • 水泵:永磁同步泵,效率≥90%,支持变频调速;

    • 换热器:板式换热器污垢系数≤0.00005 m²·℃/W;

    • 阀门:电动蝶阀/球阀泄漏等级达ANSI VI级。

  3. 控制系统


    • 硬件:PLC+物联网网关,支持Modbus、BACnet等协议;

    • 软件:具备负荷预测、故障诊断、能效分析及远程运维功能;

    • 安全保护:具备过载、超压、低温防冻等自动保护机制。

  4. 材料与工艺


    • 管路:碳钢无缝钢管内外壁防腐处理(环氧树脂涂层或镀锌);

    • 保温:橡塑保温层厚度≥40mm,导热系数≤0.034 W/(m·K);

    • 结构框架:热镀锌钢板或铝合金,防腐等级C4以上。

  5. 测试与认证


    • 出厂前需进行压力试验、气密性试验及性能测试(按ASHRAE 90.1标准);

    • 需通过CE、ISO 9001认证,并符合GB 50736、GB 50019等国家标准。

集成冷站通过技术融合与系统优化,已成为现代建筑能源系统的核心装备,助力实现“双碳”目标下的绿色转型。